電網人必看!老照片中的電力往事
改革開放40年,我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也反應在電網人的工作和生活中。通過一張張斑駁泛黃的電力老照片,回顧幾十年來電網人砥礪奮進的足跡,見證我國電力事業(yè)的變化。
供電營業(yè)廳 從一米二的柜臺到“一指通”的服務
作者:黃正芳
上世紀80年代的供電營業(yè)廳。
如今寬敞明亮、智能化的供電營業(yè)廳。
十幾年前,一到月底,大家就會跑到供電營業(yè)廳交電費;如今,人們只需打開手機APP,按幾個按鈕,電費就輕松交完了。
上世紀80年代的供電營業(yè)廳,柜臺高一米二??蛻粽驹诠衽_外面辦理業(yè)務。1995年年底,江蘇常州供電局實施優(yōu)質服務體制改革,創(chuàng)立用電服務中心,首開“一門式”服務模式,成為當時國內功能最全的供電營業(yè)“窗口”單位。
而現在的供電營業(yè)廳,服務柜臺特別設置成了70公分高的辦公桌,客戶可以坐著辦理業(yè)務,享受面對面、敞開式的服務。電力熱線也是7×24小時全天候受理客戶用電咨詢和報修業(yè)務。這一服務模式還成為了社會各公共服務單位爭相模仿的樣板。
進入新時代后,95598網站業(yè)務全面普及,居民客戶辦理業(yè)務實現了網上“一指通”?,F在,無論客戶在哪里,只要能上網,就能查詢電費賬單、交費記錄等;供電公司同步建設了柜臺、電話、網絡、手機等多元化服務渠道,給人們的用電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
變電站變電運維管理更加安全
作者:亢旋 馬家晨
1987年,供電員工巡視變電站設備。
如今,供電員工在變電站內工作。
上圖中的第一張照片是1987年時在陜西銅川市110千伏宜君變電站供電員工巡視抄表的照片,那時的變電站沒有經過改造,表計、光字牌都在柜子上,每天工人要雷打不動地分早中晚3次巡視全站設備,還要準確無誤地將設備運行數據抄錄下來,工作票、操作票、值班日志都需要手寫,一個月下來,工作人員能記完好幾本。
當時變電站都是充油設備,設備運行很不穩(wěn)定,所以需要巡視的次數多。特別是遇到雷雨天氣,設備故障跳閘是常事,當時大多設備比較老舊,手動合閘操作比較困難,也很費時間,所以工人經常要起早貪黑、加班加點。
30多年過去了,如今銅川電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設備更加智能,電網更加可靠,變電運維管理也更加安全精益。
調度中心 簡陋設備變身電子大屏
作者:張占財 石巖
上世紀80年代的電網調度中心。
如今的電網調度中心。
王秀娟是新疆昌吉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員工,1989年她上班時,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設備還比較簡陋,調度使用的變電站一次接線圖和變電站直接線路都是通過面板呈現的。當時的電腦都是“大腦袋”,反應也比較慢。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電網不斷發(fā)展,現在,調度人員可以通過面前的電子大屏清晰地看到昌吉州電網各電壓等級接線情況以及潮流分布。
電網調度也使用了很多先進手段,比如OP3000系統(tǒng)、OMS系統(tǒng)、生產信息管理系統(tǒng)、營銷業(yè)務系統(tǒng)等,電網運行狀況盡在掌握,處理電網故障更加高效,居民用電越來越安全可靠。

責任編輯:仁德財
-
中電聯:2018年1-11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2199億度 同比增長8.5%
-
能源局:1-11月全國售電量累計51045億度 增長9.8%
-
云南電力交易月報(2018年12月):省內市場化交易電量75.64億度
-
發(fā)改委《關于支持優(yōu)質企業(yè)直接融資 進一步增強企業(yè)債券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通知》
-
遼寧大力推廣煤改電 嚴格、準確執(zhí)行各項優(yōu)惠電價政策
-
全文|《江蘇電力輔助服務(調峰)市場建設工作方案》、《江蘇電力輔助服務(調峰)市場交易規(guī)則》印發(fā)!